7月11日,中国文明网开启2024年第二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,云南12人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候选人,其中我州2人入选。让我们一起学习身边好人,激发向上向善、感恩奋进力量。
方式一:扫描文中二维码进入事迹展示评议页面。或点击此处进入页面。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进入评议页面
进入事迹展示评议页面 → 点击“省份”类别 → 选择“云南” → 点击“加入” → 点击右下角“评议”。
“李伯伯好样的!”“蒙自好人!”“见义勇为、人间大爱!”……时至今日,蒙自市世纪花园小区居民李亚杰的救人事迹还在邻里、网上流传。面对网友的不断点赞,李亚杰一如既往地平静。问起现在的感受,他还是那句话:“就是人的本能反应,谁遇到可能都会搭上一把手。”
时间回溯到2023年6月25日,午后阳光明媚,李亚杰和妻子王惠勋像往常一样,沿着南湖西路边散步边欣赏湖边美景。“救命,救……”,突如其来的一阵呼救声惊到了李亚杰夫妇,循声望去,只见一名女子在湖水中挣扎,身体几度下沉,呼救声也越来越小。一个背着箱子卖冰棍的老人急忙凑近说道:“我远远地看见她自己跳进去的哟!这会儿人又少,我又不会游泳。”
“再不采取措施,那名女子就要沉入水里啦,等救援可能来不及了。”见状,李亚杰敏锐地判断着。说时迟那时快,他迅速脱了鞋子翻过围栏,不带丝毫犹豫纵身跳入湖中。为保证安全,李亚杰游到女子背后,一只手托住她的腋下,另一只手划动着奋力向岸边游去。“在水里借着水力还好拉,到了岸边反倒很难了。”来到岸边,李亚杰用尽全身力气将女子向上托举,岸边的围观群众伸出了援手将女子拉上了岸。此时的李亚杰已经筋疲力尽,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。
看着浑身湿透、面色苍白的老伴,妻子王惠勋颤抖地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方巾,给老伴擦了擦脸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王惠勋至今还有些后怕。她说:“我老伴三年前被诊断为肺癌晚期,去年才动了手术,切除了左侧一叶肺叶。从那之后,他很怕冷,也不能剧烈运动,他下水的时候真的很担心他出什么意外。”
谈及当时,李亚杰告诉记者,那时心里只想着人命关天,把人救出来比什么都重要,而且正好自己也会游泳,其他的也来不及多想。
将人救上来后bob博鱼官网app下载,看着情绪低落,一言不发的轻生女子,李亚杰暖心出言安慰:“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,日子还长,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,别让家人担心!”李亚杰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向女子讲述生命的可贵。直到警察到来,李亚杰夫妇才放心离开。
危难时刻挺身而出,并不是李亚杰一时的冲动,见义勇为也并非偶然,路见不平一声吼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气质。“跟他相处10多年了,他工作时认真负责,平时也非常热心,对小区的老弱病残都关爱有加。”提起李亚杰,同事胡国元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。在蒙自市天马物业公司担任小区保安的18年期间,他曾2次进入居民家中灭火,多次为因店主粗心大意未上锁的商铺和超市守夜,用他的平凡善举温暖着邻里。住在楼下的邻居李明跃提起李亚杰也是连连称赞:“李叔人很和蔼,看见谁都笑嘻嘻的,哪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,他都乐意去搭把手。”
然而,谁能想到,纵身跃入湖中救人的李亚杰却身患癌症,曾经生活一度不能自理,但他始终以勇敢、奉献、担当的精神直面生活,不屈服于病魔,直至走出阴霾。“救人的那一刻,我没想过自己是一个病人。”
李亚杰的善良与勇气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,在生死之间,挺身而出,用生命呵护生命,用实际行动传递真善美。他拖着病体奋不顾身的救人行为,荣获了2023年“蒙自好人”“红河好人”以及2023年度红河州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。他的热心之举绽放出的绚丽光辉,为整个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。
在弥勒市竹园镇的“余林调解工作室”,有一位深受村民信赖的“和事佬”。无论面对何种纠纷,他都能成功解开人们的心结,他从事调解工作的21年来成功化解了3000余起各类矛盾纠纷,他就是2023年10月8日被表彰为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的余林。
20多年前,竹园镇龙潭村委会因土地补偿、环境污染等问题,一度成为弥勒市的重点村。
2002年1月,在家务农的余林紧急受命,担任龙潭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,成为了一名人民调解员。他知道自己缺乏专业的调解知识和经验,白天他奔走村组,走访纠纷现场,了解群众诉求;夜晚他挑灯学习,补足知识短板,学习调解技巧。
凭着夜以继日的努力,一段时间以后,余林成功化解了94起各类纠纷,为龙潭村的和谐团结夯实了群众基础。
走万里路,进千家门bob博鱼官网app下载,解百家难。别人“躲着走”的难事、愁事,余林主动上去,积极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。
龙潭村83岁的老人白某,老伴去世多年,6个子女对于赡养老人相互推诿,无人尽责,导致老人孤苦无依。
余林得知情况后,即刻召集老人的6个子女到村小组办公室进行调解,他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经过4个小时的调解,老人的6个子女都承诺会照顾好老人,这仅仅是余林成功调解的众多矛盾纠纷中的一例。
如今在竹园镇,提到余林,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,称他是“调解专家”。当地村民口口相传着一句话:“有纠纷,找余林”。
余林说,在基层一线,由于百姓的文化水平和法治观念参差不齐,如果调解只是冷冰冰地解读法律,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效果。
为能更好地服务群众,余林除了坚持自学法律知识外,还学习心理学、语言表达等调解技能,提升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,用“土道理”把调解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。
“调解案件既要讲法律、政策,也要讲乡情、民情。调解员要多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才能找出合适的方法,让矛盾迎刃而解。”余林说。
2019年,竹园镇那庵村委会一户村民家婆媳闹矛盾,余林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调解。“每次去就是找婆媳俩说说话,也不提法律政策,靠情感去打动彼此。等我第12次去的时候,她们的矛盾已经自然化解了。”
余林说,做群众工作,就是要多跑腿、多回访、多跟踪、多调查,随时掌握当事人的动态,用动态来掌控纠纷、调解纠纷。另外,他还通过学习,提炼总结出“庭审式调解法”“自然调解法”等调解技巧,使调解成功率大大提升。
“只要大家需要我,能够为群众排忧解难,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,苦点累点都没关系。”余林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21年来,只要一听说哪里有纠纷或矛盾,他都立刻主动联系,商定时间地点,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。
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,几位当事人因一起贷款合同纠纷来到余林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。余林运用相关法律知识,经过4个小时的劝解、做工作,最终大家都认可他提出的调解方案,双方握手言和。
21年来,余林成功组织参与各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3000余起,实现了“为法院减负、为公安减压、为群众解难、为政府分忧”的多赢目标,他将每一起调解的案件纠纷整理成卷宗,整整120多万字。
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,余林还经常受邀到弥勒市各乡镇以及其他县市讲解调解技巧,将自己多年来的调解经验倾囊相授。
“的都是小事情,但这是一份大事业。”余林说,为群众化解好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,理顺的是民心民意,密切的是党群关系,构建的是社会和谐。
“余林调解工作室”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,办公桌上“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”“云南省司法工作先进个人”等一本本荣誉证书,都是对他从事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工作最好的认可和肯定。
原标题:《第二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开始!我州2人入选→》